每日看点快看2023-11-21 02:43:40
本文转自:新华每日电讯11月1日,中国国际扶贫中心、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联合国粮食计划署等联合发布第四届全球减贫案例,文化和旅游部推荐的山东泗水县通过乡村旅游助力乡村振兴案例入选。
走进位于山东济宁泗水县龙湾湖乡村振兴示范区的东仲都村,村口处是一条热闹的文创街区,往来游客络绎不绝。
一只憨态可掬的小老虎抱着地瓜啃,文创街区的“虎咬瓜”店铺内,除了琳琅满目的食品,虎头娃等文创也格外引人注目。“店里所售的饮品、糕点等都是用泗水地瓜制作,食肉动物老虎也能爱上吃地瓜,这是品牌的寓意。”“虎咬瓜”品牌创始人、“乡村振兴合伙人”孔圆说,家乡街头戴着虎头帽的孩子给了她设计灵感,产品创意受到游客欢迎,今年销售额预计能达到100万元。
如今人气火爆的乡村,2019年之前还是一个贫困村。2018年起,泗水县先后实施了“泗郎回乡”“乡村振兴合伙人”等人才招引工程,提供土地、税收、金融、人力等一系列支持政策,将乡村打造成“创业孵化器”,以人才活力激发乡村发展内生动力。
“我们聚集起了一批志同道合的‘合伙人’,资金、创意、技能等共享共创,通过利益共享、风险共担、抱团发展的模式,把示范区的产业不断做大。”首批“乡村振兴合伙人”田彬说。
在“乡村振兴合伙人”模式的助推下,当地找准乡村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的发展方向,以相邻的东仲都村和夹山头村为核心,龙湾湖乡村振兴示范区连点成片,形成了集文化艺术交流、创客孵化、文创产品研发、研学培训、美食体验、精品民宿体验等业态于一体的乡村文化旅游综合体。2020年,东仲都村入选文化和旅游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评选的第二批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
田彬介绍,示范区目前招募“合伙人”174人,实现综合业态收入约2400万元,辐射带动周边村庄300多人就业。
“示范区发展以来,‘合伙人项目’由最初的不足10个,扩张到现在的45个。”东仲都村党支部书记李洋说,丰富多样的业态给村民提供了就业岗位,年轻人陆续回来了,目前已有120多人在家门口实现就业,15人回村创业。
“过去,如果我们不去外面打工,就只能在家种地了。”村民冯艳杰告诉记者,自己和丈夫原本都在北京打工,上小学的儿子留守在家。村里文旅产业迅速发展,建起了供研学游体验的书吧、陶艺坊、儿童乐园等设施。有了工作机会,冯艳杰毫不犹豫地选择返乡,应聘成为管理员。
“乡村旅游的发展让村民得到了实惠,每月务工收入可达两三千元,经营餐饮等店铺月营业额可过万元。”李洋说,示范区的带动让村子告别贫困,初步形成村民就近就业有薪金、土地流转有租金、入股合作有分红的新局面。
泗水县文化和旅游局局长刘洪刚介绍,2018年以来,龙湾湖乡村振兴示范区累计吸引游客230余万人次,乡村旅游综合收入7.5亿元,带动周边村庄发展,改善村民生活,乡村旅游焕发勃勃生机。
(本报记者张昕怡)